“华测一张网”发布会大家看了吗?
错过了也无妨,这就为您送上省流总结:
已经有了那么多张网,我们却还要自建,
究竟为什么?因为还有问题等着攻克,
因为这一张,真的不一样!
RTK网络CORS模式:
革新传统工作方式,仍有继续改进空间
说到近年来测量领域的工作方式变迁,CORS模式一定榜上有名。从左手拎电瓶,右手仪器箱,背上两个大脚架的传统1+1走到如今的“一机测天下”,CORS模式让测量人要带的家伙事儿少了,干活的效率高了,买仪器的成本还低了,可以说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轻松。
然而,它也没有那么“完美”。
首当其冲的一大问题是信号。一般认为,基站密度和CORS算法是影响CORS模式下RTK信号的两大变量。前者的逻辑很简单——RTK离基站越近信号自然越好,也就是说,单位面积内的基站多多益善。当前,由于基站建设的平均成本较高,服务商往往不愿“狠狠”砸钱,在某些基站“稀疏”的区域,信号就会不尽如人意。
而后者则涉及电离层对卫星信号的影响。电离层指地球上空距地面高度50-1000千米之间的大气层。这一层介质会使穿过其中的卫星信号发生“折射”,进而产生误差。为了克服相关影响,卫星信号在播发时需要通过电离层建模进行修正。由于电离层“难以琢磨”,具有变化快、无规律的特点,实时、准确的电离层建模能力就成了衡量CORS算法好坏的一大关键,也成了决定RTK固定效果的要素之一。近两年,由于太阳活动周期进入活跃阶段,电离层变化加剧,广大测量人遭遇RTK信号问题越发频繁。各服务商在CORS算法层面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。
在信号以外,“踢皮球”一般的服务体验是CORS模式的另一大痛点。相信有不少测量人遭遇过这样的恼火情况:RTK固定不了,仪器厂商说是CORS问题,CORS服务商说是仪器问题,哪边都不予解决。归根到底,还是仪器厂商与CORS服务商无法站在同一阵线,以整合的视角来协同改进。
那么,有没有一种办法,能够解决以上问题,让如今已有近85%测量人选择使用的CORS模式变得更好?我们给出的答案,就是“华测一张网”。
“华测一张网”:
云网端同源显身手,信号与精度双提升
作为全球领先的GNSS解决方案供应商,我们自认有责任为广大测量人提供一张固定率更高、精度也更稳定的网。为此,自建“华测一张网”的计划在3年前就已经启动。
前文已经提到,好的CORS服务,首先基站要足够多。为此,我们在全国建设了4235个基站,打造了目前全国基准站密度最大的一张网。于此同时,这些基准站全部采用了曾在2020珠峰高程测量中出色完成峰顶GNSS测量任务的华测自研参考站接收机P5,设备、供电、通讯均采用双备方案,在卫星数据质量、通讯质量两方面,都比国家规定的基站建设标准高出10%以上。